环保与高端化并行,压敏胶市场正经历“质的飞跃”
  2025-11-09

报告背景

       中国压敏胶市场

       压敏胶,全称为压力敏感型胶粘剂,也被称为不干胶。其关键特性在于对压力变化的敏感性。在受到一定压力时,它能够迅速产生高粘性,实现材料的牢固粘合。这种胶在常态下呈现出较低的粘性或者甚至不表现出粘性,但当受到压力作用时,其粘性和粘合能力会迅速增强。

       压敏胶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粘料、增粘树脂、防老剂、填料、溶剂和水等。其中,粘料为压敏胶的主要成分,其作用是给予胶层足够的内聚强度和粘接力。不同类型的粘料赋予压敏胶不同的性能特征,例如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优良的耐候性、耐老化性和透明性;而天然橡胶则具有较好的初始粘性和内聚强度,但耐候性相对较差。

表 1:压敏胶主要组成成分

组成成分 功能 常见种类
粘料 为压敏胶的主要成分,决定压敏胶的基本性能 丙烯酸酯类聚合物、天然橡胶、热塑性弹性体、有机硅聚合物、聚氨酯类聚合物等
增粘树脂 用于增加压敏胶的粘性,提高其对被粘物的附着能力 松香及其衍生物、萜烯树脂、石油树脂等
防老剂 为了防止压敏胶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氧气、热、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老化 胺类防老剂、酚类防老剂等
填料 改善压敏胶的某些性能,如提高内聚强度、调节粘度等 碳酸钙、滑石粉、二氧化硅等
溶剂或水 作为分散介质,使各成分能够均匀混合 常用的溶剂有甲苯、乙酸乙酯等

数据来源:卓创咨询,根据公开信息整理

       压敏胶按主体粘料的化学成分主要分为丙烯酸酯压敏胶、聚氨酯压敏胶、天然橡胶型压敏胶、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、有机硅压敏胶等。其中,丙烯酸酯压敏胶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压敏胶。丙烯酸酯压敏胶外观无色透明,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和耐热性,良好的耐油性等;一般不必使用增粘树脂、软化剂和防老剂等添加剂就能得到很好的压敏粘接性能,所以通常配方相对简单。

表 2:压敏胶主要分类介绍

分类 特点 主要应用场景
丙烯酸酯压敏胶 优异的耐候性、耐老化性、透明性和化学稳定性 应用领域较为广泛,可应用于包装、广告、锂电池、电子、汽车、医疗等领域
聚氨酯压敏胶 具有高透湿性、良好的耐低温性、低皮肤刺激性、再剥离性、耐化学腐蚀性 适用于一些对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,例如医疗、光学胶等
天然橡胶压敏胶 具有粘性好、内聚强度高、成本低等优点,但耐候性、耐老化性较差 常用于制作普通胶带、标签等
热塑性弹性体压敏胶 由于不使用溶剂,环境污染较低,可快速涂布,生产效率高 可用于包装、卫生用品等领域
有机硅压敏胶 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、减振降噪性、电气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 常用于航空航天、工业加工遮蔽胶带、电子电气胶带等高端领域

数据来源:卓创咨询,根据公开信息整理

       近年,中国压敏胶市场供需基本处于平衡状态,供需两端均呈现稳步增长态势。2024年,中国压敏胶产量170.0万吨,2021-2024年年均复合增速为4.3%。同期中国压敏胶需求量169.3万吨,2021-2024年均复合增速为4.0%。

       伴随国内压敏胶生产企业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,叠加国际品牌在国内建厂,中国压敏胶基本实现自给自足,并逐渐替代进口货源,因此近几年中国压敏胶进口依存度维持低位。2024年中国压敏胶进口量2.2万吨,占国内需求量约1.3%。伴随中国压敏胶产能不断增加及企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,中国压敏胶供应能力有望继续持续提升,预计未来中国压敏胶进口量或延续下降走势。

       从出口来看,中低端压敏胶满足国内需求后,部分企业选择开拓海外市场,中国压敏胶企业国际竞争实力不断增强。据统计,2024年中国压敏胶出口量为2.9万吨。

       在需求端,中国市场呈现双重驱动态势:一方面,传统包装领域如纸箱、快递行业稳步增长,带动压敏胶需求持续上升;另一方面,新兴行业快速发展创造了更多应用场景。随着电子产业迅猛发展,压敏胶的应用领域日益广泛,新能源汽车、电子信息、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市场对压敏胶的需求尤为强劲。这些高要求、高标准、高附加值的新兴市场需求,不仅推动了产品性能和质量的提升,更为压敏胶在更多高端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       预计未来中国压敏胶市场将呈现供需双稳增长态势,供需关系维持基本平衡。

图 1:中国压敏胶供需平衡分析,2021-2027E(单位:万吨)

数据来源:卓创咨询

       在压敏胶细分品类中,丙烯酸酯压敏胶凭借独特优势占据主导地位。其组成简单纯净,具有出色的透明性和耐候性,对多种基材展现出良好的适应性。该产品涂布工艺简便,且能在较宽温度范围(通常为- 40℃至150℃)内保持稳定性能,通用性极强。这些特性使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,目前已成为全球产量最大、使用最普遍的压敏胶种类。

       2024年,丙烯酸酯压敏胶占中国压敏胶总体产量的67.6%。

图 2:2024年中国压敏胶各细分种类产量(单位:万吨,%)

数据来源:卓创咨询

       中国丙烯酸酯压敏胶市场

       在丙烯酸酯压敏胶领域,乳液型产品目前占据主导地位,2024 年产量占整体丙烯酸酯压敏胶产量的54.0%。这一市场格局主要得益于环保政策的强力驱动,乳液型丙烯酸压敏胶实现了快速发展。该类型产品以水为溶剂,具有环保无毒的显著优势,因此在 BOPP 胶带、医用胶带等领域乳液型产品正逐步成为主流选择。

图 3:中国丙烯酸酯压敏胶各细分种类产量,2024 (单位:万吨,%)

数据来源:卓创咨询

       丙烯酸酯压敏胶用途广泛,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域,在包装领域,主要用于各类封箱胶带;在广告与标签领域,主要用于广告耗材、标签、标识背面的胶水;在锂电领域可用于锂电池的外壳保护膜、锂电池终止胶带、锂电蓝膜胶带等;在汽车领域主要用于线束胶带、车衣膜、车贴等场景;在医疗领域则主要为创口贴、运动绷带、医用绷带等;在3C电子领域,主要为屏幕保护膜,此外,在反光布、反光衣、建材墙贴等其他场景也有广泛应用。

       锂电池、汽车、电子等领域以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为主。相比乳液型压敏胶,溶剂型压敏胶具有初粘性强、干燥速度快、耐温性高等优势,因而上述领域多选用溶剂型压敏胶。随着下游领域需求扩张,锂电池、汽车、电子等领域对溶剂型压敏胶的需求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。

       中国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下游需求则以包装、广告及标签、医疗场景为主。医疗场景下,伴随医疗水平提升,医疗胶制品的舒适度愈发受到医护人员和患者关注。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大多情况下不会伤害皮肤,残留胶可用清水洗净,且乳液型颜色浅淡、无味、无毒,环保性更佳,因此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在医疗场景下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。

………

 

报告简介

       中国压敏胶市场整体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期。包装、标签等传统领域加速绿色升级,锂电、消费电子等新兴场景拉动高性能产品需求。

       未来,哪些细分种类的压敏胶将迎来快速增长?各细分应用领域的市场容量、供需情况如何?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,市场竞争格局会如何演变?国产化进程如何?

       为此,卓创咨询可为您定制专属的《中国压敏胶市场研究报告》,助您详尽分析当下压敏胶市场格局及预测未来行业发展趋势,以下相关报告框架仅供参考,可根据您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….

 

报告内容概述

  • 供应端: 中国压敏胶产能产量变化趋势、国产化替代趋势等。
  • 需求端: 下游包装、标签、汽车、电子、医疗、锂电等行业对压敏胶的需求变化等。
  • 未来格局:压敏胶竞争格局变化、主要企业战略布局、潜在风险与挑战等。

 

报告价值

  • 为投资者提供压敏胶行业最新市场动态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,助力投资决策。
  • 为压敏胶行业相关企业提供战略参考,帮助企业把握市场机遇,应对挑战。
  • 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,促进压敏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。

 

中国压敏胶市场研究报告
 
研究产品:压敏胶(重点丙烯酸酯压敏胶)
研究时间:
历史年份:2021-2023年
基准年份:2024年
预测年份:2025-2027年
第一章:中国压敏胶市场概览
1.1 压敏胶市场概览
1.1.1 压敏胶定义
1.1.2 压敏胶分类
1.2 丙烯酸酯压敏胶市场概览
1.2.1 丙烯酸酯压敏胶定义
1.2.2 丙烯酸酯压敏胶分类
第二章:中国压敏胶市场供需分析
2.1 中国压敏胶供需概况
2.1.1 中国压敏胶供需平衡分析,包含产量、进口量、出口量、表观消费量(2021-2024,2025E-2027E)
2.1.2 中国压敏胶市场供应端分析
中国压敏胶总产量(2021-2024,2025E-2027E)
中国压敏胶产量,按主体材料拆分为丙烯酸酯压敏胶、及其他(2024,2027E)
中国丙烯酸酯压敏胶产量,按形态拆分为溶剂型、乳液型、及其他(2024,2027E)
2.1.3 中国压敏胶市场需求端分析
中国压敏胶需求总量(2021-2024,2025E-2027E)
中国溶剂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下游消费结构,按下游行业分为包装、广告、锂电、汽车、医疗、电子、其他(2024,2027E)
中国乳液型丙烯酸酯压敏胶下游消费结构,按下游行业分为包装、广告、医疗、其他(2024,2027E)
2.1.4 中国压敏胶进口量、出口量分析(2021-2024,2025E-2027E)
第三章:中国压敏胶竞争格局分析
3.1 中国压敏胶主要供应商分析(包含本土供应商与进口供应商的产能、产量、主要销售压敏胶种类、主要下游领域、未来发展规划等分析)
第四章:总结
4.1 总结
4.1.1 中国压敏胶市场概览及供需现状及发展趋势总结
4.1.2 中国压敏胶竞争格局总结
 
 
更多需求欢迎联系我们:
联系人:朱女士
联系电话:18116332035
邮箱:judyzhu@sci99.com
 
最新洞察